柳州市“四聚焦、四推进”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来源: 柳州市应急管理局  |   发布日期: 2023-11-03 09:50   

为全力推进全市道路交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能力,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亡人事故调度机制为抓手,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坚持拉高标杆,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截至10月24日),全市共接报亡人道路交通事故126起,造成133人死亡、39人受伤,同比事故次数减少35起、下降21.74%,死亡人数减少31人、下降18.90%,受伤人数减少6人、下降13.33%。

一、聚焦研判分析,推进机制落实

市公安局每周组织事故分析研判会,打破事故处理工作的惯性思维,对亡人事故一案一分析,按照亡人事故“事前溯源调查、事中问题排查、事后整改倒查”三查机制,事前调查对车辆涉牌涉证、超载,驾驶人饮酒违法等源头深挖溯源,全链条打击;事中排查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找出短板,亡羊补牢;事后倒查问题导向,追踪整改质效,倒查责任。借鉴刑事警情研判模式,对每周亡人事故进行清单化研判分析、表格式列表整改,对发现的风险隐患时改、时报,对反复发生的问题,及时回溯、立即整治,做好问题线索的持续跟踪和长期经营,确保消除隐患、取得战果,提高事故预防水平。

二、聚焦源头管控,推进隐患治理

一是全面清剿道路隐患。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联席办作用,建立完善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通报制度。积极整合公路、交通等部门力量开展整改,完善主动交通安全设施,推广设置“黄月亮”“黄丝带”和电动自行车“亮尾”“亮牌”,改善通行环境;持续推动急弯、陡坡和事故多发路段增设爆闪灯工作,推动声光电设备应用场景由高速公路延伸至普通国省道事故多发路段上。

二是依托监管职责全面开展溯源调查。市公安交警、工信、市场等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集中开展两轮、三轮电动车、摩托车涉牌涉证和非法改拼装打击整治,重点开展校园周边涉牌涉证车辆清查,对事故、违法等涉案两轮、三轮车组织溯源调查,查处生产、销售、租赁、改拼装窝点,深挖盗窃销赃线索,打击源头违法犯罪。

三是依托专业力量全面提升伤亡救治。市公安交警、卫健部门建立事故伤员应急救治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救治联动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快速响应、分类救治和科学调度,并试点建立交警、保险、医院和救助基金共同参与的“危重伤员救治费用直垫、抢救直通”机制。

三、聚焦路面管控,推进秩序整治

一是开展集中统一行动。定期开展集中统一行动,明确集中统一行动工作重点,集中优势警力,屯警街面严查飙车炸街、酒驾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营造严管严查声势。对集中统一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实行量化考核,要求工作力度强于一般时间,确保统一行动期间重点交通违法查处战果环比上升。

二是结合警务机制改革全面夯实农村基础。结合“主防主战”改革,推进“交所合一”工作,强化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查纠交通违法力度,试点实行国道209线、322线、242线,每20-30公里见警灯、见警力;探索试点“户籍+车管”“一网通办”,做好农村地区车管业务权力下放;推动轻微事故视频快处业务向农村地区延伸。

四、聚焦交通宣传,推进警示教育

一是开展针对性宣传。针对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违法驾驶电动自行车问题,进校园开展宣传工作;针对涉及中学生租赁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多部门开展租赁商家源头治理,重点打击租赁无牌无证、非法改装车辆以及将电动自行车租赁给未满16周岁学生的商家。

二是在薄弱地区建立宣传新模式。在村屯村民间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大宣传力度、频次、覆盖面,结合“互联网+交通管理”的模式,指派专人以辖区乡镇为单位,主动联系加入或组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微信群,每日主动推送交通管理措施、路面隐患报告、路况信息发布、车驾管业务咨询和服务等信息,并收集群众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大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力度。